中國紙箱包裝業:內資玩命擴張 外資亡命撤離
在中國經濟騰飛的黃金時期,中國紙箱包裝業創造了神話般的創富奇跡。在短短五年時間,中國紙箱包裝業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但是現在中國紙箱包裝業受困于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產能過剩、低價競爭等因素,行業呈現虧損加劇狀態。然而,面對不利局面,外資與內資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應對辦法。在過去的半年時間,外資利用中國資產泡沫繼續擴大的時機亡命般地撤離中國紙箱包裝業。而內資卻表現出了大無畏的革命浪漫主義,掀起了一波波產能大躍進.
嚴峻的形勢并沒有澆滅國內紙箱包裝廠競相上馬新項目的熱情,他們在擴張產能方面完全停不下來。據不完全統計,在2015年已經投產或即將在年內投產的紙箱包裝項目高達十數個,新增產能超過230萬噸。未來五年計劃投產的紙箱產能高達1400萬噸。
當然要消化掉如此巨量的新增紙箱產能,理論上并非不可能。如果保持2000-2007年的增長速度,消化掉這些新增紙箱產能輕而易舉。但今時不同往日,從官方媒體公布的PMI指數、PPI指數、鐵路貨運量等數據來看,當前中國經濟仍在加速探底,特別是3月份以來進口多次錄得超過15%的下降幅度,顯示中國內需已經硬差陸。
面對如此惡劣的形勢,中國政府卻繼續延續造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拉動經濟的策略。如此做法,不僅過去幾十年積攢的財富被化作豆腐渣遍地的鋼筋水泥,未來幾十年的財富也被提前透支。
如今,外資加速撤離,權貴資本正抓住最后時機轉移財富,資本和產業空心化正迅速擴大。如果中國宏觀政策不進行調整,國人在四座大山的重壓下,或將重回“荷葉包食物,竹簽擦大便”的時代。順便告知一下,在中國工農業被玩廢,經過四年撥亂反正并恢復生產力的1980年,中國紙箱包裝業總產量僅為536萬噸。
當然,在當前迅速惡化的經濟形勢下,也有不少紙業拿出了壯士斷腕的勇氣并迅速中止了產能擴張。比如理文暫停了江西200萬噸項目的擴張計劃,正業集團中斷了湖北松滋60萬噸的紙箱項目。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企業均為香港上市公司。
為何內資企業明知前面是深淵還要加速前進,而外資企業則可以急剎車?難道真的是企業領導人眼光問題嗎?我看其中定有隱情!這個你一定懂的。